楼梯拆除是空间改造的“硬骨头”,既要拆得干净,更要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尤其是住宅或商业空间的楼梯,很多与承重墙、横梁相连,盲目动手很可能拆出安全隐患。分享一套从准备到收尾的完整流程,以及必须牢记的安全要点,帮你顺利完成楼梯拆除。
一、7步规范流程,拆楼梯不踩坑
1. 前期勘查:先搞懂“能不能拆”
拆前必须确认两件事:一是楼梯材质(混凝土、钢结构、木质),二是是否承重。比如老房的混凝土楼梯,若与墙体里的承重梁浇筑在一起,强行拆除会破坏建筑结构,需先找结构工程师评估;而后期加装的木质楼梯,大多非承重,拆除难度较低。同时用探测仪检查楼梯周边是否藏有电线、水管,避免拆时凿破管线。
2. 现场防护:提前做好“隔离”
清空楼梯及周边5米内的家具、装饰,地面铺厚纸板或防水布,防止碎渣刮伤地面;在楼梯入口处装围挡,贴“施工危险”警示牌,避免无关人员误入。若楼梯靠近窗户,还需用塑料布封窗,减少粉尘扩散。
3. 工具适配:按材质选对“装备”
不同楼梯用不同工具,选对了效率翻倍:
- 木质楼梯:用撬棍拆踏板、螺丝刀卸扶手,再锯断支撑木架,无需重型工具;
- 钢结构楼梯:角磨机切割焊接点,扳手拧下螺栓,拆完后金属件分类堆放;
- 混凝土楼梯:先用电锤在台阶边缘打眼,再用小型破碎机逐步破碎,避免直接砸击。
4. 拆除顺序:从上到下“稳着来”
无论哪种材质,都要遵循“先拆附属、再拆主体,从上到下”的原则。比如拆混凝土楼梯,先拆扶手、台阶边缘的装饰,再从最上层台阶开始破碎;拆钢结构楼梯,先卸扶手、踏板,再拆立柱和横梁,防止底层结构先拆导致上层坍塌。
5. 实时检查:盯紧“剩余结构”
拆除中要随时观察周边墙体、楼板是否有裂缝,若发现墙面掉灰、楼板震动,立即停工检查。比如拆老房楼梯时,若发现楼梯与承重墙连接处有松动,需先加固再继续,避免牵连承重墙受损。
6. 垃圾分类:别让碎渣“添乱”
拆下来的材料要分类处理:金属件(如钢结构的螺丝、扶手)可联系回收商,木质踏板若完好可留作他用,混凝土碎块、砖石装袋后运至指定建筑垃圾场。切忌将不同垃圾混放,既不符合环保要求,清运时也容易增加费用。
7. 现场清理:收尾要“彻底”
拆完后先清大块垃圾,再用吸尘器吸净地面粉尘,最后用湿布擦拭墙面、地面,检查是否有残留的钉子、碎玻璃。若后续要装新楼梯,需测量原楼梯洞口尺寸,确认地面平整度,为新楼梯安装做好准备。
二、3大安全红线,绝对不能碰
- 红线1:不评估就拆承重楼梯
很多人误以为“楼梯都能拆”,实则部分混凝土楼梯是建筑核心承重构件,拆后会导致楼板下沉、墙体开裂。必须先找专业机构评估,确认非承重后再动手。
- 红线2:不做防护就开工
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和防滑手套,高层楼梯拆除还需系安全绳。曾有工人拆楼梯时未戴护目镜,被飞溅的混凝土碎渣划伤眼睛,后续处理不仅耽误工期,还造成安全事故。
- 红线3:用蛮力乱砸
切忌用大锤子猛砸混凝土楼梯或墙体连接处,容易震裂周边结构。正确做法是用工具“逐步破碎、精准拆除”,比如用电锤打眼后再撬,既能控制力度,又能减少对建筑的损伤。
楼梯拆除看似是“砸东西”,实则是技术活,尤其是涉及结构安全的部分,专业度比速度更重要。如果自己没经验,或楼梯为混凝土承重结构,建议找有资质的团队施工,虽然成本稍高,但能避免后期因结构问题返工,反而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