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改造与功能优化的进程中,砖混结构墙体开洞及门洞扩宽是常见却极具挑战性的工程。砖混结构墙体承载着建筑的重量与荷载,对其进行开洞或扩宽操作时,科学的加固方法是保障建筑安全与稳定的关键。本文将系统介绍多种适用于砖混结构的墙体开洞与门洞扩宽加固方法,为建筑改造工程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指导。
一、砖混结构墙体开洞加固方法
(一)角钢托梁开洞加固
对于承重墙上新开设宽度在600mm - 1200mm的门窗洞口,角钢托梁开洞加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该方法以角钢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通过合理的安装与连接,承担洞口上方墙体的荷载。
在施工工序方面,首先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开洞范围的楼板采取临时支撑措施 。这一步至关重要,能有效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墙体受力改变,对楼板造成损害。接着,凿除角钢安装位置墙体的抹灰层,让墙体基层完全暴露,以便后续施工。随后,剔除洞口上部墙体一侧的水平缝砂浆,并将灰粉吹净,确保结合面干净、平整。在结合面抹上厚度为3 - 5mm的108胶水泥胶泥,用胶泥嵌满凿缝后,迅速将角钢贴嵌入并压紧,使角钢与墙体紧密结合。另一侧同样按此步骤安装角钢,两侧角钢采用螺栓拉接,增强整体稳定性。之后拆除洞口局部砌体,并采用缀板与角钢焊接,进一步加固连接。最后拆除临时支撑和洞口范围内墙体,为保护钢梁底部,采用水泥砂浆进行防护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角钢、螺栓及缀板尺寸需经严谨计算确定,文中提及的构造要求最小值仅作参考。
(二)钢筋混凝土托梁开洞加固
当承重墙上新开门窗洞口宽度处于1000mm - 2000mm时,钢筋混凝土托梁开洞加固法更为适用。若楼板为预制板,施工时需特别注意,钢支撑应对应每块预制板中心设置,以此保证受力均匀。
其施工流程为,先对开洞范围楼板实施临时支撑措施,为后续施工筑牢安全基础。在混凝土托梁预定位置局部打孔,安装钢撑,用于支撑上部墙体传来的荷载。接着拆除混凝土托梁位置的墙体,并浇筑钢筋混凝土托梁,在此过程中,将钢撑直接埋入混凝土梁中,使钢撑与混凝土托梁协同工作。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撑,最后拆除洞口范围内墙体。这里需要强调,钢筋混凝土托梁的截面及配筋必须经过精确计算确定,文中的构造要求最小值不能作为施工依据。
(三)槽钢托梁开洞加固
同样针对洞口宽度1000mm - 2000mm的情况,若采用混凝土托梁工期过长,可选择槽钢托梁加固。槽钢大小需通过专业计算确定,以满足实际的荷载承载需求。
槽钢托梁开洞加固的施工工序与角钢托梁有相似之处 。先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开洞范围楼板采取临时支撑措施,然后凿除槽钢位置墙体抹灰层,剔除洞口上部墙体一侧水平缝砂浆并清理干净。在结合面抹108胶水泥胶泥后嵌入槽钢,另一侧同样操作,两侧槽钢用螺栓拉接。拆除洞口局部砌体后,采用缀板与槽钢焊接,最后拆除临时支撑和洞口范围内墙体,并对钢梁底部进行水泥砂浆保护。

二、砖混结构门洞扩宽加固方法
(一)角钢托梁洞口扩宽
当原门窗洞口需要扩宽,且扩宽后洞口宽度在600mm - 1200mm时,角钢托梁洞口扩宽是可行方案。其施工工序与角钢托梁开洞加固基本一致。先对开洞范围楼板采取临时支撑,再处理墙体抹灰层与水平缝砂浆,嵌入角钢并拉接,拆除局部砌体后焊接缀板,最后拆除临时支撑并?;じ至旱撞?。施工时务必严格计算角钢、螺栓及缀板尺寸,保障加固效果。
(二)钢筋混凝土托梁洞口扩宽
1. 情况一:原门窗洞口扩宽后宽度为1000mm - 2000mm,且原洞口过梁顶部距离楼板底部有足够空间设置混凝土托梁。施工工序从对楼板进行临时支撑开始,在混凝土托梁位置打孔安装钢撑,拆除对应墙体后浇筑混凝土托梁,待混凝土强度达标拆除临时支撑,最后拆除洞口范围内墙体。钢筋混凝土托梁的截面及配筋计算是施工的重要前提。
2. 情况二:若原门窗洞口扩宽后宽度同样为1000mm - 2000mm,但原洞口顶部为圈梁过梁一体浇筑,采用此加固方法完成后,门窗洞口会比原洞口低100mm。其施工流程与前一种情况类似,依然要遵循严格的施工步骤和计算要求。
(三)槽钢托梁洞口扩宽
当原门窗洞口扩宽后宽度为1000mm - 2000mm,且原洞口过梁顶部距离楼板底高度不足,无法设置混凝土托梁时,槽钢托梁洞口扩宽加固法便派上用场。其施工工序与槽钢托梁开洞加固相同,通过科学安装与连接槽钢,实现对扩宽门洞的有效加固。
在砖混结构墙体开洞与门洞扩宽工程中,以上这些加固方法为施工提供了多样选择。然而,每一种方法都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操作,精确计算相关构件尺寸,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建筑改造需求的同时,确保砖混结构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后续的使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