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装修改造的热潮中,拆除作业是很多业主开启新家塑造之旅的第一步。然而,室内拆除绝非随心所欲,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整栋建筑的结构安全。下面,为大家详细剖析室内拆除施工中哪些部分绝对不能动。
主梁:建筑稳固的关键支撑
在房屋结构中,主梁犹如人的脊梁,承担着支撑上层楼板的重任。有些业主在装修时,觉得主梁突出影响美观,便动了拆除或改造的念头。但这种做法极其危险,一旦主梁被破坏,上层楼板失去支撑,极有可能发生坍塌,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主梁都应保持原状,不可触碰。
连接阳台的墙体:维护建筑整体性的保障
为了让室内获得更好的采光,部分业主会选择拆除连接阳台的部分墙体,拓宽阳台门的宽度。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通常,房屋的外墙属于承重墙,它不仅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即便只是在外墙上开凿孔洞,也会削弱墙体的承载能力,破坏建筑的结构完整性,给居住带来安全隐患。
承重墙:建筑安全的核心防线
承重墙作为建筑结构的核心部分,在装修时严禁拆除。但如何区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很多人并不清楚。一般来说,承重墙在建筑结构上没有预制圈梁,从房型图上看,其厚度比非承重墙要厚,通常为24厘米,而非承重墙厚度多在10 - 15厘米。外墙以及与邻居共用的墙,大多属于承重墙。另外,非承重墙常见于卫生间、储物间、厨房和过道等区域。拆除承重墙会严重破坏建筑的受力结构,导致墙体开裂、房屋倾斜,甚至整栋楼倒塌。
拆除后修复:不可忽视的安全保障
即便拆除的是可拆除的墙体,后续的修复工作也至关重要。以拆除原墙后用红砖重新砌墙为例,必须在新墙中设置钢筋。这种“钢筋拉结”工艺,能够有效连接新老墙体,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若忽视这一环节,新砌的墙体可能成为安全隐患。
室内拆除施工关乎居住安全,业主和施工人员务必保持谨慎。在拆除前,应充分了解房屋结构,明确哪些部分不可拆除。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做好拆除后的修复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装修改造的同时,保障居住环境的安全与稳定。